良好心态备战陕西中考:以稳制胜,发挥最佳水平
拒绝 “绝对化思维”:用 “发展视角” 看待模考成绩。例如,模考数学没考好,不要想 “我完了,中考肯定考砸”,而是分析 “这次错题集中在二次函数压轴题,说明我这部分知识点没掌握,接下来重点突破,中考就能少丢分”。陕西中考命题注重基础(80% 题目为基础题和中档题),一次模考失利不代表整体水平,及时查漏补缺反而能为中考减少漏洞。
降低 “过高期望”:合理设定目标,避免 “必须考满分”“非某重点高中不上” 的极端目标。可将目标拆分为 “保底目标”“冲刺目标”:比如平时成绩 650 分(满分 720 分),保底目标设定为 “考上本地省级标准化高中”(往年录取线 620 分),冲刺目标为 “冲击市级示范高中”(往年录取线 660 分)。这样既避免因目标过高产生焦虑,也能通过 “保底目标” 增强安全感,“冲刺目标” 激发动力。
接纳 “焦虑情绪”:告诉自己 “考前焦虑是正常的,说明我重视中考,适度焦虑能让我更专注”。研究表明,适度焦虑(如考前有点紧张)能提升注意力和反应速度,只有 “过度焦虑”(如失眠、吃不下饭、无法集中复习)才会影响状态。若出现过度焦虑,可通过 “自我暗示” 缓解:每天早上对着镜子说 “我已经准备了很久,正常发挥就能考好”“焦虑会帮我更认真地复习,而不是拖我后腿”。
规律作息,避免 “疲劳焦虑”:很多考生为 “多学一点” 熬夜复习,导致白天精神萎靡、注意力不集中,反而加重焦虑。建议每天固定作息:23:00 前入睡(保证 8 小时睡眠),6:30 起床,中午午休 30 分钟(避免深度睡眠,防止下午犯困)。规律的作息能让身体形成 “生物钟”,减少因 “睡眠不足” 导致的烦躁、焦虑,复习时更能集中精力。
适度运动,释放 “心理压力”:每天安排 30 分钟轻度运动(如慢跑、跳绳、瑜伽),避免剧烈运动(如篮球、足球,防止受伤)。运动能促进大脑分泌 “内啡肽”(快乐激素),有效缓解焦虑和紧张。比如晚上复习累了,去小区慢跑 20 分钟,既能放松身体,也能让大脑从 “题海” 中抽离,后续复习效率更高。
专注 “当下任务”,避免 “空想未来”:不要整天想 “中考考砸了怎么办”“高中生活会不会很难”,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 “当天复习任务” 上。比如每天早上列 “复习清单”:“上午复习数学二次函数(做 5 道中档题),下午背语文古诗文(2 篇),晚上整理英语错题(10 道)”。每完成一项任务就打勾,通过 “完成感” 积累自信,减少对 “未来未知” 的焦虑。
提前熟悉环境:按规定时间到达考场,进入教室后,先找到自己的座位,整理文具(将准考证、身份证放在桌面左上角,文具放在右侧),观察周围环境(如前后桌是谁、监考老师的位置),避免因 “陌生环境” 产生紧张。若座位附近有干扰源(如靠近窗户、门口),可提前向监考老师申请调整,或用 “深呼吸” 适应(闭上眼睛,深呼吸 3 次,告诉自己 “这里和平时模考的教室没区别,我能适应”)。
考前 “热身”,激活大脑:入场后到考试开始前(约 10 分钟),不要盯着试卷发呆,可做 “轻度脑力热身”:比如在草稿纸上默写数学公式(如二次函数顶点公式)、语文古诗文名句(如 “长风破浪会有时,直挂云帆济沧海”),或回忆英语高频单词。这样既能 “唤醒” 大脑,也能转移 “等待考试” 的紧张感,让自己快速进入 “答题状态”。
遇到难题:“暂时跳过”,避免 “死磕焦虑”:考场上遇到不会的题(如数学选择题最后 1 题、物理压轴题第一问),不要慌,在草稿纸用 “?” 标记,立即跳过。告诉自己 “这道题难,别人也难,先把会做的题拿到分,回头再攻克”。陕西中考中,基础题和中档题占 80%(约 576 分),只要保证这部分不丢分,即使难题没全对,也能取得不错的成绩。比如数学压轴题 12 分,第一问(4 分)通常较简单,先完成第一问,第二、三问若没思路,可写 “已知条件”“可能用到的公式”(如 “由题意得,二次函数解析式为 y=ax²+bx+c”),争取拿到步骤分,避免因 “死磕难题” 导致简单题没时间做。
时间紧张:“优先保分”,避免 “慌乱丢分”:若考试最后 20 分钟发现还有很多题没做,不要慌,先判断 “哪些题能快速拿分”。比如语文作文没写完,优先完成 “结尾段”(即使中间内容简略,完整的开头 + 结尾也能比 “没结尾” 多拿 5-8 分);数学填空题没做完,先做 “一眼能看出思路” 的题(如概率题、简单几何计算),避免因 “慌乱” 导致会做的题也做错。
遇到 “似曾相识” 的题:“仔细审题”,避免 “惯性失误”:考场上遇到平时做过的题,不要急于下笔,先仔细审题,确认 “题目是否有变化”(如数字、条件调整)。比如平时做过 “二次函数求最大值” 的题,考场上题目可能改为 “求最小值”,若按 “最大值” 思路答题,会直接丢分。此时可在题干中圈画 “关键词”(如 “最小”“至少”“不正确的是”),提醒自己 “仔细答题,不要惯性思维”。
“清空” 上一科: 考试结束后,立即收拾文具,离开考场,不要和同学讨论题目,也不要在脑海中 “回放” 答题过程。可在心里告诉自己 “上一科已经结束,无论好坏都无法改变,专注下一科才能多拿分”。
“快速切换” 状态: 若下一科是数学,可在考前 10 分钟看 “数学公式手册”(如勾股定理、三角函数公式),或做 1-2 道简单题(如计算题),让大脑从 “语文思维” 快速切换到 “数学思维”,避免因 “思维卡顿” 影响答题。
不说 “施压话”:比如 “家里就靠你了,一定要考上重点高中”“你要是考不好,以后怎么办”“别人都在进步,你怎么还在退步”,这类话会让考生觉得 “中考是为了家长,不是为了自己”,加重心理负担。 instead,可说 “尽力就好,无论结果如何,我们都支持你”“这次模考没考好,我们一起分析错题,下次改进”。
不做 “过度关心”:比如 “每天炖补品”“全程陪读”“频繁询问复习情况”。过度关心会让考生觉得 “家长比我还紧张”,反而更焦虑。建议家长保持 “正常生活节奏”:该上班上班,该做饭做饭,复习时不频繁打扰(如每隔 1 小时送水果、问 “累不累”),考生有需求时再提供帮助(如 “需要我帮你打印复习资料吗”)。
“倾听” 比 “说教” 更重要:考生考前可能会 “抱怨”(如 “复习太累了”“这道题总做错”),此时家长不要急于 “讲道理”(如 “别人都不累,就你累”“再努力一点就能会”),而是耐心倾听,说 “确实挺辛苦的,累了就休息 10 分钟”“这道题难,我们一起看看解析,慢慢攻克”。倾听能让考生感受到 “被理解”,负面情绪会逐渐缓解。
用 “具体行动” 鼓励考生:比如在考生书桌放一张 “鼓励便签”(“今天的数学错题整理得很认真,继续加油”),或在考生复习累了时,一起散步 10 分钟(聊轻松的话题,如 “周末想去哪里玩”,不聊考试)。这些 “小行动” 比空洞的 “加油” 更能传递信心,让考生感受到 “家长在身边支持我,不是只关注成绩”。
- 喜欢(11)
- 不喜欢(2)

西安工业经济综合职业高中
西安启航职业高级中学
西安现代职业高中
西安东方美术综合职业高中
西安市未央区职业教育中心
西安综合职业中等专业学校
